敦化市贤儒镇,位于敦化市城南16公里处,居牡丹江上游北岸。镇名是为纪念1946年2月在此地剿匪战斗中牺牲的一位团长一江贤如烈士而得名
贤儒镇(原南黄泥河子)历史悠久,早在隋唐时期,东北粟末革末革曷族就已在此地定居劳作。清朝初年为皇家禁垦之地,至清光绪初年,山东、河北等地居民迁来此地挖药、打猎或垦荒种地,人员逐年增多,集成村落。1882年始建治为敦化县辖。1931年“9.18”事变后,日伪政权在南黄泥河子设保。1937年改保甲为村屯制,设南黄泥河子村公“8.15”光复后1946年改为南黄泥河子区人民政府(四区)。1956年划乡时,将四区划为贤儒、红石、马号、福胜四个乡。1958年贤儒、福胜两个乡合并成立贤儒人民公社,驻地为南黄泥河子屯(江贤如牺牲地)。1962年又从贤儒分设出福胜人民公社。同年贤儒公社迁至牡丹屯。1965年福胜公社再次并入贤儒公社。1983年改公社为乡。1984年12月改为贤儒镇。
贤儒镇烈士纪念碑,始建于1973年,由贤儒公社修建。后于1995年8月10日,镇政府投资6.9万元人民币,在本镇牡丹屯南山坡上对纪念碑进行了重建。
敦化市贤儒镇纪念碑占地面积540平方米,建筑面积32平方米。碑体长2米,宽2米,高8米。由砖、水泥砌筑而成。碑座为二阶台式;碑身为长方形四棱柱体;碑冠为四边扩檐叠起,收边起顶,上端筑一圆球体,其上安一颗红五星。
正面碑文为“革命烈士纪念碑”,背面碑文为“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纪念碑周围为一水泥平台,并修有水泥柱围栏。在四个方向均修有台阶甬道直通碑前。
此碑为纪念下列为革命而牺牲的江贤如等烈士而立。
江贤如 1910年生,安徽省六安县苏家埠人。中共党员。1931年参加红军,参加过长征。1945年11月随“延安干部大队"调来延边,任吉东警备二旅五团团长。1946年2月29日,其所属五团奉命到敦化南黄泥河区大荒屯剿匪,在前线指挥战斗时,不幸中弹牺牲。
张承云 朝鲜族,1927年生,敦化市贤儒镇人。1947年7月人伍,朝鲜人民军三0三军部队副分队长。1950年1月在朝鲜牺
金台奎 朝鲜族,1926年生,敦化市贤儒镇人。1946年2月人伍,朝鲜人民军八三一军部队大队长。1951年9月在朝鲜牺牲。
金在洙 朝鲜族,1927年生,敦化市贤儒镇人。1947年7月人伍,朝鲜人民军七六三军部队中队长。1950年11月在朝鲜江原道铁原郡牺牲。
黄龙福 朝鲜族,1924年生,敦化市贤儒镇人。1946年2月人伍,朝鲜人民军六二八军部队中队长。1950年9月在朝鲜庆尚北道牺牲。
徐连奎 1924年生,敦化市贤儒镇人。1947年8月人伍,1948年1月加人共产党,解放军某部三连副排长。1949年在湖北沙市战斗中牺牲。
吴成俊 1925年5月生,敦化市贤儒镇南黄泥河村人。1945年11月人伍,朝鲜人民军十二师团二联队分队长。1950年7月在朝鲜牺牲。
崔益焕 朝鲜族,1909年生,敦化市贤儒镇人。1948年4月人伍,朝鲜人民军九师团八十七联队一大队炮兵三小队副分队长。1950年8月牺牲。
石台奉 朝鲜族,1929年生,敦化市贤儒镇太平山村人。1946年2月人伍,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六师十七团三营九连排长。1948年7月在吉林长春太平战斗中牺牲。
朱先必 朝鲜族,1919年5月生,敦化市贤儒镇人。1945年12月人伍,敦化县保安团排长。1946年11月在敦化大荒村战斗中牺牲。
赵官先 敦化市贤儒镇人。1945年入伍,东北民主联军一纵队二师六团三营七连排长。1947年9月在吉林永吉县江密峰牺牲。
赵春松 朝鲜族,1926年生,敦化市贤儒镇人。1945年12月人伍,朝鲜人民军六六一军部队副分队长。1950年11月在朝鲜江原道牺牲。
李央宗 1914年生,敦化市贤儒镇人。1945年11月入伍,东北民主联军吉敦军分区独立六团侦察排长。1947年3月在吉林老爷岭战斗中牺牲。
玄台荣 朝鲜族,1929年生,敦化市贤儒镇牡丹村人。1945年10月人伍,朝鲜人民军三二0军部队文化大队长。1951年5月在朝鲜江原道作战时牺牲。
李风锡 朝鲜族,1924年生,敦化市贤儒镇人。1945年12月人伍,东北民主联军某部排长。1947年12月在吉林永吉战斗中牺牲。
李万业 朝鲜族,1924年12月生,敦化市贤儒镇南黄泥河村人。1945年12月人伍,朝鲜人民军二一九军部队作战科长。1953年5月在朝鲜平安北道牺牲。
朴德材 朝鲜族,1914年生,敦化市贤儒镇南黄泥河村人。1945年9月人伍,东北民主联军吉敦军分区独立六团三营排长。1947年4月在敦化沙河沿战斗中牺牲。
李锡士 朝鲜族,1922年生,敦化市贤儒镇人。1948年4月人伍,朝鲜人民军八二九军部队中队长。1951年5月在朝鲜江原道牺牲。
李得龙 朝鲜族,1920年生,敦化市贤儒镇人。1950年12月人伍,朝鲜人民军四十六军部队一大队三中队分队长。1951年3月在朝鲜牺牲。
还有李龙福、金吉男、郑大植、柳寿福、李柱孙、刘勤德、文占乭、尹哲贤、全正赞、刘义泰、安仁生、金圣学、金元基、金龙南、安应松、林钟绫、李虎福、金锡浩、廉成伯、李基三、韩哲俊、金东吉、金泰振、罗福男、金贞灿、洪钟文、咸泰崔洪锡、于树山、朴泳国、朴春吉、石太炳、朱木善弼、田福章、赵祥淳、安荣洙、金正植、金容燮、金吉浩、林承东、李龙德、权赫秀、金万植、安镐万、玄吉周、朴东焕、朴石胜、朴正奎、等103名烈士。另有无名烈士167名。
东北民主联军吉东警备二旅和东北抗日义勇军某部指战员,分别于1946年12月和抗日战争时期在敦化大荒村和南黄泥河村作战时牺牲者,安葬于敦化市贤儒镇革命烈士纪念碑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