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翰章乡,位于敦化市城西9公里处,乡驻地为孤山子东屯。
翰章乡域开发较晚。清朝末年始有零星住户迁来居住。中华民国时期归敦化县城西乡管辖。1931年“9·18”事变后,日伪政权于1934年实行“并屯”政策。始建有村然洛,该地称孤山子屯,为“维新保”驻地。1937年“维新保”改为维新村。“8·18”光复后,1946年原维新村地域划为敦化县第六区,政府驻地孤山子屯。1956年第六区划分成翰章乡(为纪念抗日英雄陈翰章将军,1956年经省政府批准,将烈士的家乡冠名为翰章乡)和山河乡。1958年将两个乡合并成立翰章人民公社。1968年改为翰章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69年翰章公社驻地迁到孤山子东屯,1980年改为翰章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改为翰章乡。
翰章乡烈士纪念碑,是由乡政府投资于1986年9月20日在官屯村修建。
纪念碑高8米,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平方米,为混凝土浇筑而成。碑座为四边出檐的三个正方体叠砌而成的三阶台式;碑身为长方形四棱柱体;碑冠为四边出檐收边起脊式,其上安一颗金属制红五星。
正面碑文为“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上层阶台前面的墙上镶嵌着原吉东军区警备二旅张国震旅长为纪念碑题写的碑铭:“吉东警备二旅奉东北民联总部之命,为剿匪安民,建立敦化革命根据地,于1946年2月25日到达敦化西官屯,二旅四团到屯西时突遭占据土围子炮楼之匪群的袭击,战斗甚为激烈焰。经过苦战,土匪星夜逃窜。在战斗中我伤亡较大,一营教导员王义斌、副营长及四名连排干部、127名战士光荣牺牲,他们在敦剿匪中立了头功。翰章乡人民怀念先烈,建烈士纪念碑以告英灵!”碑前建有烈士墓132座。碑周围遍植松树以护碑。
立此碑为纪念警备二旅在剿匪牺牲的指战员及翰章乡为革命牺牲的烈士:
陈翰章 满族,1913年6月生,敦化市城西半截河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加革命。1932年参加抗日救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抗日联军二军五师师长。1940年冬,因叛徒告密,他所属部队被日伪军包围,他在指挥部队突围时中弹牺牲,年仅27岁。
朴呈夏 朝鲜族,1918年生,敦化市翰章乡人。1946年5月人伍,解放军一一六师连长。1949年8月牺牲。
罗昌烈 朝鲜族,1917年生,敦化市翰章乡人。1945年10月人伍,朝鲜人民军八00军部队分队长。1951年10月在朝鲜牺牲。
方时奎 1922年生敦化市翰章乡人。1950年11月人伍,志愿军二十军六十师一0九团副排长。1950年11月牺牲。
还有周宝金、王洪德、鲜于基、宋立民、吕德军、曲开胜、阎继厚、金石奎、程秀祥、李春芳、张青、刘乃祥、许功臣、金时年、朴风夏、尹锡均、尹锡银。